筑梦丝路·驰骋亚欧的“钢铁驼队”(四)小商品畅行欧洲的新速度

  新闻资讯     |      2024-09-05 21:05

  筑梦丝路·驰骋亚欧的“钢铁驼队”(四)小商品畅行欧洲的新速度波兰,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数千年前,沿着丝绸之路,东西方的商贸、文明,不断在此交流互通。

  几千年后的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约90%的中欧班列过境或抵达波兰,也让这个东欧门户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今天的《筑梦丝路》,让我们继续沿着铁路,开进“义新欧”班列的第二个境外换装站——马拉舍维奇。

  马拉舍维奇,波兰东部边境小镇。小镇只有几千居民,却建起了大大小小23个铁路场站,这个三角形状的阿格罗车站是其中最大的。

  记者林轩:这里是波兰东部边境小镇马拉舍维奇,也是“义新欧”进入欧洲后的第一个换装站。在这里,班列除了从相对较宽的轨道换装成相对较窄的欧盟标准的轨道和列车之外,每天还有一百多辆像这样的集装箱卡车从这里出发,将货物发往欧洲各地。

  尽管已经临近下班,场站内等待装货的集卡依然排着长龙PP电子游戏。休伯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1年,中学毕业的他,最初只是一名杂工。随着中欧班列开通,吊车需求量激增,放下课本十多年的他,花大力气自学,考取了专业证书,转职成了吊车司机。

  波兰马拉舍维奇阿格罗车站吊车司机休伯特: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可以装卸300个货柜。工资比起原来最起码涨了三成。

  这样的新款吊车,站长安德罗修克今年一口气又买了4台。而为了满足源源不断从中国驶来的列车,场站里今年还新建了4条铁轨。过去三年,年吞吐量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

  波兰马拉舍维奇阿格罗车站站长兹齐斯瓦夫·安德罗修克:每月有50列中欧班列来到我们的站台,“一带一路”为我们也带来了新的发展。货物到达这里后,我们可以通过集卡辐射到整个波兰甚至东欧。

  在华沙中国商品城,经营户赵德金正与远在义乌的合作伙伴通话。他的客户紧急要在圣诞节前采购一批星空灯。

  波兰华沙中国商城经营户赵德金:今天下单的话,走“义新欧”,从义乌出发到马拉舍维奇,送到我仓库,最快基本上20天左右会到。

  不到20分钟,今天第一单就开张,老赵的心情很不错。然而,回想起十多年前刚从义乌到波兰时,他信心满满开出两间店面,却因为物流周期长、货品更新慢,常常一天的进账只有百来块钱。为了节省开支,夫妻俩顿顿喝牛奶吃面包,一吃就是好多年。

  欧洲伟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俊伟:原来必须要通过集装箱海运到德国汉堡,然后用卡车拉到波兰,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你的货直接到了波兰,在时效这块就能体现得到,原来波兰是属于被辐射,现在它属于是一个集散点,辐射整个欧洲了。

  看着这张辐射网,赵德金摒弃了大而全的产品结构,把重心放在耳机、音箱等需要快速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上。更新速度从原来的每2个月一次,缩短到半个月一次。

  波兰华沙中国商城经营户赵德金:“义新欧”铁路走得快。上新产品必须要快,我们才有先机、才有商机。

  背靠义乌商贸城,借力“义新欧”,抢到先机的赵德金成了华沙中国商城最大的电子产品批发商。翻开他的手机通讯录,来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甚至德国、法国的几千名合作伙伴,遍布欧洲各地。

  波兰华沙中国商城经营户赵德金:波兰这个市场是产品集散地,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这个产品走得更好、走得更快,这个就是“一带一路”给我们做企业的一份红利。

  借助“一带一路”新机遇,越来越多的赵德金们,把生意从华沙做到了整个欧洲。华沙中国商城,也从当初的马路市场,发展成15万平方米的综合型商品市场,超1000家商户入驻。

  波兰华沙中国商城经营户:“义新欧”速度也快,速度快了生意就好做了,什么东西都赶得上,接下来我们努力,把货卖到全欧洲。

  中国驻波兰共和国大使孙霖江:过去十年,波兰快速成长为亚欧交互的重要枢纽,成为中欧之间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环。中波在交通物流合作也有提质增效的空间,我相信,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定会为中波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上新快才能卖得好,这是华沙中国商城里经营户们最质朴的生意经,也是“义新欧”为中国制造畅行欧洲开辟的全新机遇。跟随“义新欧”,一路西行,无论是铁路场站的扩建、边境小镇的变迁、商贸市场的繁荣,还是一个个在新丝路上奋斗、闯荡的成长故事,都让我们看到,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让丝路古道焕发生机,中国和世界的交融共荣,正不断书写新的传奇。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AI(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文艺创作的各个领域,并逐渐兴起一场艺术创作模式。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十一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学家许学伟和陈旭光在西太平洋皮加费塔海盆完成5572米大深度下潜,顺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实验。

  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

  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网安周”)继续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联合举办。

  江西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正向“新”发力、朝“质”攀峰。

  身着粉色裤子、白色T恤,头戴一只可爱的发卡,不仅能与人互动,还能完成拖地、洗抹布、打开电视等工作——在日前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款新亮相的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大众眼球。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聚集地,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